10月23日17:30,中國音樂MK鋼琴系主任張維教授做客鋼琴系第16期學術講壇🚉,做“中國鋼琴文化發展的思考”專題講座。講座由鋼琴民樂聯合黨總支負責人曹麗麗主持🩵。

講座中,張維教授從鋼琴樂器傳入中國的歷史著眼🚰,講述了1601-1976年間的歷史事件以及相關音樂人物👩🏼🎨。鋼琴作為西洋樂器,最早在明朝由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帶入中國,之後我國陸續湧現出趙元任、肖友梅✊🏽、家賀綠🙅🏻、汪立三等鋼琴家🤟、教育家、音樂家🦹🏻♂️。在談到中國鋼琴教育及文化活動現狀時,張教授強調🔜,目前在中國開展鋼琴專業教育的高校有十一所獨立建製的音樂MK、六大省級藝術MK和百余所師範大學及綜合類大學音樂、藝術MK;鋼琴教育界師資力量強大♧,要充分發揮引領業余鋼琴教師考級等能力培養的作用,推動我國鋼琴教育事業的繁榮發展;目前雖然湧現出很多網上鋼琴教程🧏♂️👩🚒,但鋼琴如何學🗃🤽🏼、音樂怎麽學🚀、怎樣欣賞,要有老師的引導🧑🏽⚖️,鋼琴專業教師要起推動作用。最後🌗,他介紹了中國音樂MK鋼琴系師資及課程設置等情況,並展示了中國音樂MK課外活動狀況等。
講座後🕵🏻,張維教授的兩名學生−−高淼和張司辰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的獨奏音樂會,他們以豐富的情感與高超的技巧手法征服了現場觀眾,受到一致好評👨🏽🏫。

此次講座暨音樂會作為鋼琴系學術講壇系列活動之一🦪,吸引了大批社會鋼琴愛好者,帶動了全省的鋼琴藝術交流👳🏻♀️。通過講座,學生們深入了解了中國鋼琴音樂歷史🧝🏿♀️,清楚了現今鋼琴教育的現狀,為今後更好的投入到鋼琴事業中做了很好的指引。
以上圖片由 鋼琴系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