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16:30👩💼🙆🏽♂️,首都師範大學廖先冀老師受邀做客鋼琴系第十九期學術講壇,在第一演奏廳(主樓A219室)與鋼琴系師生一起探究和研析俄羅斯鋼琴學派。

廖老師從音樂MK起源談起♠︎,講述了19世紀早中葉以後✊,魯賓斯坦兄弟創始音樂MK👩🚀,1862年👨🏼🔧,安東·魯賓斯坦在聖彼得堡創立了第一所音樂MK,並邀請了柴可夫斯基任教🤏🏻。隨後,他介紹了四大學派及其代表人物,其中重點提到康斯坦金·伊古諾夫主要擅長肖邦、李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在本國也是權威🦽🚝,他強調大臂力量帶動要自然👩🏿⚕️,手腕力量要放下;涅高茲強調演奏鋼琴技術已經不是狹隘的肢體動作及手指機能體現⏺💃🏻,講求的是音色的控製,音樂與技術不可分離;戈登威澤將李斯特作品分為練習曲、改編曲、狂想曲幾部分🏄🏻♀️,並有著自己獨特的教學體系,強調所有的作品都要高抬指演奏,通過手腕的微調保持一種平穩,在練習之前,用C大調音階指法演奏24個大小調音階,將車爾尼練習曲轉調演奏,如D大調轉G大調或A大調於一首曲子中等。此外廖老師還特別提到俄羅斯另一位著名鋼琴教育家尼古拉耶夫🎋👣,主要講述他的演奏及教學風格,以及對巴赫的迷戀🫐。
通過此次講座,同學們與廖老師學習👃🏽、交流了俄羅斯鋼琴學派的人物歷史,淺析了俄羅斯鋼琴學派的教學風格🪀,並學習了其中的練習技巧。
以上圖片由 鋼琴系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