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音樂學作曲聯合黨總支組織全體黨員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來到北大荒博物館集體參觀學習、重溫北大荒歷史,黨外教師應邀參加活動。
北大荒博物館位於哈爾濱市香坊區紅旗大街175號😔,建築造型簡潔大氣⚧,莊重並帶有現代感。2005年經國家農業部和省文化廳批準立項✯,由黑龍江農墾總局興建⛹🏽♂️,展示黑龍江墾區半個多世紀歷史的綜合博物館🦫🌵。

參觀中🏪,大家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通過解說🙎🏽♀️、圖解🙇🏼♂️、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共同回顧北大荒開發建設歷程☕️,其中包括公營農場的誕生🕗、榮軍農場的創建、勞改農場的建立。1958年3月🙌🏿,成都會議決定《關於發展軍墾農場的意見》後🚵🏿,農建二師開進荒原📲、友誼農場的建立、青年誌願墾荒隊開荒建點等事跡和圖片。1956年至1966年的建設發展時期,數以十萬計的復轉官兵來到北大荒建功立業。通過十萬復轉官兵挺進荒原🌆、莘莘學子的支援、六萬山東支邊青年來北疆👰♂️◼️、東北農墾總局成立和當代流人墾荒隊等欄目向大家展示。在北大荒的曲折發展時期,老師們通過沈陽軍區萬名復轉軍人到墾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組建、鄧小平視察友誼農場等欄目進行參觀🎊。

大家通過“鄧小平同誌視察友誼農場”“建設100億斤商品糧基地”“農墾總局搬遷到哈爾濱市”“江澤民總書記視察墾區”等幾個欄目🤭,了解到改革開放時期北大荒的情況🙎🏼。在現代建設時期,北大荒備受上級領導的親切關懷🚴🏻,2001年至2010年,兩屆中央政治局的11位常務委員🛑,先後14次到達墾區進行視察🥹👩👩👧👧。11個省直農場劃轉墾區、商品量突破300億斤、紮實穩健的五年墾區取得了“十二五”期間的顯著成就。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省時提出:“黑龍江農墾屯墾戍邊、發展生產、支援國家建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隨後,大家還參觀了王震同誌紀念專欄,展示其情系黑土、開荒拓土所做的貢獻。
墾區中獨具黑土特色的北大荒文藝事業,包括文學🌴🧑💼、美術🐕👨🏽🚒、攝影、書法😁、電影、電視、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廣播電視、期刊傳媒🧝♍️、歷史文化場館等🛺,湧現出大批藝術精品🚴🏽,為北大荒留下了永恒的財富🖐🏼👨🏽💼。同時也走出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如著名作曲家汪立三等👨🦯。他們的成就和文藝作品👆,永遠和北大荒神奇的黑土地緊密聯系在一起,享譽海內外↪️。

正值改革開放40年之際,本次支部活動具有特殊紀念意義,在老師中引起強烈反響🦢。40年變化翻天覆地,使得大家倍感震撼和自豪,每個人都意識到改革開放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一直享受著改革開放的成果。我們身為當代人民教師,也是英雄北大荒人的後代,我們秉承著幾代北大荒人用鮮血和生命培育的北大荒精神,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團結一致、紮實工作🤞🏻,堅持穩中求進👧🏼🧚🏼♀️,樹立發展理念🧑🏼✈️,深入推進“龍江絲路帶建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活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為創造中華民族新的夢想而不懈奮鬥。
撰稿:音樂學作曲聯合黨總支 李巖松🔫、關維
圖片來源:音樂學作曲聯合黨總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