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原浙江音樂MK音樂學系李榮有教授蒞臨MK体育💁🏻🌔,做客音樂學系作曲系第三十五期新知講堂🦹🏽,在主樓A220學術報告廳講授《圖像學研究三十年感懷與展望》,講座由音樂學作曲聯合黨總支副書記張海彬主持🧑💼,副院長陶亞兵及音樂學系師生參加。

講座中,李榮有教授提到🧍♂️,21世紀是被國際學界譽為“圖像再次戰勝文字的讀圖時代”,各學科的學術研究也由單一的文字著述模式向圖文互證的模式轉變。這一轉型趨勢,預示著世界文化的發展格局🧞♂️,靠近了中華民族“樂”“圖”“文”三位一體的綜合性藝術文化傳統📉。李榮有教授講到在最開始做這個課題時也是十分困難👚🕖,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鉆研也得到了一些樂趣,從而有了繼續研究的熱情。李榮有教授對比中西方研究方法,指出中西方兩種研究方法有一種內在的類比邏輯關系,但從歷史研究的文脈上看兩種研究方法還是不具有可比性。李榮有教授建議廣大青年學者多去走訪博物館,全國各地的許多博物館均分別通過創編和復原古代樂舞,用聲光電技術復活靜態圖像,推動著圖像文化的傳播和圖像學研究事業的發展。
通過講座,廣大師生學習到了關於“樂”“圖”“文”更深層次的知識🗞,有利於自身不斷積累知識、開拓視野📺。

據悉,李榮有教授系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藝術學科評議組工作組成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藝術學理論學科評議組工作組成員👨🏽🔬,中國音樂圖像學學會會長,已出版獨著《漢畫像的音樂學研究》🪪,主編《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觀:舞蹈卷》《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觀:音樂卷》等。
撰稿😆:音樂學系 曹嘉欣
攝影🏭: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崔如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