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音樂學系黨支部“講家鄉的故事 唱家鄉的歌”專題論壇第四期在主樓A102室舉行,本場講座邀請黑龍江省美術學家協會理論委員會主任、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理事⚾️、黑龍江省哈爾濱歷史文化研究會秘書長於冠超教授做客並講授“哈爾濱早期美術教育發展史”。講座由音樂學系黨支部書記林媛教授、音樂學系郁正民教授主持,音樂學系全體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部分教師參加。

講座中,於冠超教授以“東省特別行政區的美術學(1929-1933)”為例,講述東特美專的產生原因、產生背景和辦學過程。由於20世紀20-30年代各地興辦美專,中國新型的美術教育蓬勃發展,所以1929年浸潤歐風30年的哈爾濱境內開始出現美專,為後期中國高等美術MK崛起奠定基礎🚣🏿;當時中東鐵路通車、日俄利益之爭、俄國十月革命、一戰爆發等都是東特美專產生的時代背景;剛成立的東特美專只有54人👩🚒,分為中國畫系和西畫系,在中國畫系中還包含金石篆刻、詩詞題跋🩸、本國文學、外國文學、音樂👨🏽🤦🏽♀️,西畫系包含本國文學👰🏻、外國文學👨🔬、音樂和藝術思潮👆🏽,於冠超教授認為當時的課程配置要比現如今的學科設置更具有前瞻性。

通過此次講座,與會師生對美術學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𓀌,也對哈爾濱美術教育的形成和發展有了更深的認識🦍🧛🏽♀️,師生們紛紛表示今後必將發揮專業優勢💮👮🏽,保持文化自信🏋🏻,為學科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撰稿🛏:音樂學系 曹嘉欣
攝影: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劉博